安能遁迹豺虎之深林,县官来时无处寻
出处:《樵山吟》
明 · 石宝
樵夫岁岁居樵山,短斧入山樵采还。
双肩向市易斗粟,堂上日暮俱垂斑。
官家谬选备工役,报国那能惜觔力。
运斤直瞰危鹘巢,唤侣时招牧牛笛。
宁知今年法令改,青山却用金钱买。
有斧不得重刊云,无钱誓欲先逾海。
昨日城中丁壮来,城中百事犹伤哉。
析薪已费千馀万,卖子不足私门陪。
衣裳蓝缕敢自惜,已看釜甑生尘埃。
贫家止有田十亩,定知明年非我有。
安能遁迹豺虎之深林,县官来时无处寻。
双肩向市易斗粟,堂上日暮俱垂斑。
官家谬选备工役,报国那能惜觔力。
运斤直瞰危鹘巢,唤侣时招牧牛笛。
宁知今年法令改,青山却用金钱买。
有斧不得重刊云,无钱誓欲先逾海。
昨日城中丁壮来,城中百事犹伤哉。
析薪已费千馀万,卖子不足私门陪。
衣裳蓝缕敢自惜,已看釜甑生尘埃。
贫家止有田十亩,定知明年非我有。
安能遁迹豺虎之深林,县官来时无处寻。
鉴赏
这首《樵山吟》是明代诗人石宝的作品,通过描绘樵夫的生活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
开篇“樵夫岁岁居樵山”,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常年在山中砍柴为生的樵夫。接着“短斧入山樵采还”描绘了他每日劳作的场景,简练而生动。随后,“双肩向市易斗粟”、“堂上日暮俱垂斑”两句,展现了樵夫将所砍的柴换得粮食,供养家人,但岁月的痕迹已在他们脸上显现,生活艰辛可见一斑。
“官家谬选备工役”一句,揭示了政府征召劳力的不合理之处,让樵夫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接下来,“运斤直瞰危鹘巢,唤侣时招牧牛笛”描绘了樵夫在山中劳作的场景,既有辛劳也有与同伴的交流,生活虽苦,但不乏乐趣。
转折出现在“宁知今年法令改,青山却用金钱买”。随着政策的变化,原本属于自然的山林被高价购买,这不仅剥夺了樵夫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也加剧了他们的困境。面对这样的现实,“有斧不得重刊云,无钱誓欲先逾海”,表达了樵夫们内心的无奈和绝望,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选择逃离。
“昨日城中丁壮来,城中百事犹伤哉”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普遍苦难,即使在城市中,人们也面临着各种困难。接着,“析薪已费千馀万,卖子不足私门陪”揭露了为了生存,人们不惜出卖子女的悲惨现实。最后,“衣裳蓝缕敢自惜,已看釜甑生尘埃”、“贫家止有田十亩,定知明年非我有”、“安能遁迹豺虎之深林,县官来时无处寻”则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在官府面前无处可逃的绝望感。
整首诗以樵夫的生活为线索,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不公制度的控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