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子一摇之,宗庙灵几殚
出处:《寓言九首 其五》
宋 · 王安石
贞观业万世,经营岂非艰。
其子一摇之,宗庙灵几殚。
开元始聪明,一眚奔岷山。
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
其子一摇之,宗庙灵几殚。
开元始聪明,一眚奔岷山。
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
注释
贞观:指唐朝初期的贞观之治,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业:事业,基业。
岂非:难道不是。
艰:艰难。
其子:指唐太宗的儿子们。
一摇之:比喻轻微的放纵或失误。
宗庙:古代帝王的祖庙,象征国家。
灵几殚:几乎耗尽神灵的庇佑。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
聪明:这里指政治开明,有智慧。
眚:过失,错误。
岷山:在中国西部,象征远方。
功高:功劳极大。
毁易:毁谤和颠覆容易发生。
德薄:品德浅薄。
人存难:人们难以长久记住其美德。
翻译
唐太宗的功业流传万代,他的基业建立难道不艰难。他的后代稍微放纵,国家的神灵几乎都要耗尽了。
到了唐玄宗开元时期,他展现出智慧和英明。
然而功绩太高之后容易招致毁谤,品德浅薄时人们更难以长久记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收录在他的《寓言九首》中。诗歌以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哲理思考,探讨了权力与德行之间的微妙关系。
"贞观业万世,经营岂非艰" 一句,赞誉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贞观年间)的伟大成就,那是一个历史上盛世的象征,表明了建立这样一个时代是何等艰难。
接着,“其子一摇之,宗庙灵几殚”则指的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统治时期,国家开始出现动摇,宗庙(即祖先的祭庙)也随之受到损害,暗示了王朝更替中的不稳定性。
"开元始聪明,一眚奔岷山" 一句中,“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初期年号,诗人提及他最初的英明,但随后因宠信杨贵妃而导致国家混乱,以至于不得不逃往四川岷山以避难。
最后两句“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则是对历史规律的一种反思。意思是当一个人的功绩过高,后来如果被毁谤就容易;而一个人如果缺乏德行,即使他存在于世,也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指责。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深刻见解,同时也警示着统治者要注重自身修养与德政,才能长久立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