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亲贤殷好士,西戎校尉愧弹冠
出处:《呈醇亲王二首》
清 · 缪祐孙
宾接微僚礼数宽,倍怜万里历艰难。
自从风引蓬壶渺,敢怨霜严关塞寒。
北海亲贤殷好士,西戎校尉愧弹冠。
何时报国甘陈效,竟发乌孙取可汗。
自从风引蓬壶渺,敢怨霜严关塞寒。
北海亲贤殷好士,西戎校尉愧弹冠。
何时报国甘陈效,竟发乌孙取可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祐孙所作的《呈醇亲王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醇亲王的敬意与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历经艰难后对国家的忠诚与渴望为国效力的决心。
首句“宾接微僚礼数宽”,展现了醇亲王对待宾客尤其是地位较低的官员时的宽厚礼仪,体现了醇亲王的仁德与包容。接着“倍怜万里历艰难”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醇亲王理解并体恤自己在万里之遥的艰苦环境中所经历的困难的感激之情。
“自从风引蓬壶渺,敢怨霜严关塞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身处遥远而寒冷的边塞,但即使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也不敢抱怨。这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
“北海亲贤殷好士,西戎校尉愧弹冠”两句,诗人以北海的贤士自比,表达了对醇亲王的尊敬和对自身才能的谦逊。同时,通过“西戎校尉愧弹冠”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作为边疆将领的自责与愧疚,以及对未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的遗憾。
最后,“何时报国甘陈效,竟发乌孙取可汗”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都愿意,希望能够像乌孙一样,最终击败敌方首领,取得胜利,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诗人对醇亲王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献身精神,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