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全文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出处:《听请道人念佛
宋末元初 · 赵文
平生不喜佛,喜听念佛声。
大都止六字,三诵有馀音。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蝉联未肯已,绵弱殆不胜。
馁息仅相属,柔吭时一鸣。
听兹颓阘韵,生我寂灭情。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乃知象教意,妙觉在声闻。
俗人不解此,梵教杂歌行。
敲铿鼓笛奏,真与郑卫并。
能令妇女悦,未必佛者听。

拼音版原文

píngshēngtīngniànshēng

dōuzhǐliùsānsòngyǒuyīn

chànglèiāiqièshēngděngpíng

chánliánwèikěnmiánruòdàishèng

něijǐnxiāngshǔróukēngshímíng

tīngtuíyùnshēngmièqíng

zuòlìngxuānjìngzhōng便biànsuǒzhēng

nǎizhīxiàngjiàomiàojuézàishēngwén

rénjiěfànjiàoxíng

qiāokēngzòuzhēnzhèngwèibìng

nénglìngyuèwèizhětīng

注释

佛:佛教。
六字:指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
馀音:剩余的回音,此处指念经声的持久。
哀切:悲伤而恳切。
低平:声音平稳,形容和声。
颓阘:衰败,形容声音的衰弱。
寂灭:寂静消失,指心境的超脱。
喧竞:喧闹和竞争。
声闻:佛教术语,指通过听闻佛法而悟道。
梵教:佛教的教义。
郑卫:古代的宫廷音乐,此处泛指世俗音乐。

翻译

我生来不喜欢佛教,却喜欢听人念经的声音。
通常念的是六个字的佛号,重复三次后仍有余音缭绕。
诵经的声音悲凉而深切,伴奏的和声则低沉而平稳。
这样的连续不断,声音微弱得几乎难以承受。
呼吸间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念诵,偶尔有柔和的嗓音响起。
聆听这衰败而深沉的韵律,唤起我内心寂静消亡的情感。
这使我身处喧嚣之中也能平静,仿佛不再有争斗之心。
这才明白佛教教义,其奥妙在于声音的引导。
普通人不懂这个道理,把佛教的诵经混同于世俗的歌曲。
敲击的鼓声、笛声与世俗音乐并无二致,都能让女人欢喜。
但这声音并非只为佛门弟子所欣赏,也能取悦凡夫俗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赵文的作品《听请道人念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修中念佛声音的独特感受。他不喜欢一般的佛教信仰,但特别喜欢听道人诵念的佛号,尤其是那种简洁而富有余音的“止六字”(可能指“南无阿弥陀佛”)。诵经的声音哀而不凄,低沉而平稳,如同蝉鸣般连绵不断,带给他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甚至产生寂灭之情。他认为这种声音超越了世俗的嘈杂和纷争,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微妙觉悟,即在于声音的修行。

然而,诗人指出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境界,有些人可能会将其与世俗的音乐混淆,比如鼓笛演奏的热闹旋律。他还提到,即使是能让妇女感到愉悦的音乐,也不一定符合佛教修行者的审美。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修音乐的独特感悟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