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有无皆不立,有知翻以累无知
出处:《论语绝句 其四十六》
宋 · 张九成
吾于万理已无疑,何必容心更去推。
自此有无皆不立,有知翻以累无知。
自此有无皆不立,有知翻以累无知。
注释
吾:我。于:在。
万理:万物的道理。
已:已经。
无疑:没有疑问。
何必:何必。
容:允许。
心:内心。
更:再。
去:前往。
推:探究。
自:从。
此:这。
有知:有所知。
翻:反而。
以:因为。
累:累赘。
无知:无知的状态。
翻译
我对世间万物的道理已经没有疑问了,何必要再在心中去深究呢。从此以后,对立统一的概念都不再存在,有所知反而成为对无知的累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创作的《论语绝句》之四十六。诗人通过这几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真理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对待世事的态度。
"吾于万理已无疑"表明诗人已经深入思考并洞察了万物的根本原理,没有任何疑惑。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也反映出他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何必容心更去推"则是说既然已经没有疑惑,为什么还需要心存犹豫或继续探索。这里的“容心”指的是保留心中的疑问或犹豫,而“更去推”则意味着继续探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有认知的满足与坚定。
"自此有无皆不立"这句话说明,在诗人的哲学观中,无论是存在还是虚无,都失去了独立意义。这里的“有”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无”则是指虚空或抽象概念的存在。这一句强调了万物在本质上的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有知翻以累无知"这句话意味着,拥有知识的人反而会因为自己的知识而产生更多的不理解。这里的“有知”指的是那些自认为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真理的人,而“累无知”则是说这些人因为自视过高,反而会更加迷失,不了解真正的道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与真理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待世事的超然态度。张九成通过这几句话传达了一种哲学上的宁静和自信,认为在达到一定的认识高度后,就不需要再去徘徊于表象之中,而是直接领悟宇宙间万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