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出处:《寓广教僧寺》
宋 · 曾几
似病元非病,求闲方得闲。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
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
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寓广教僧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寓居在广教寺中的生活情景。首句“似病元非病”,看似身体不适,实则心境上的微妙感受,暗示诗人并非真的疾病缠身,而是内心寻求一种宁静与超脱。次句“求闲方得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表明只有在心灵上摆脱俗务,才能真正体验到闲暇的滋味。
接下来,诗人通过“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描绘出寺庙的破旧和僧侣的稀少,展现了僧寺的清寂与荒凉,也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他写到“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说明这里远离尘世喧嚣,物资匮乏,人迹罕至,强化了隐逸生活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诗人以“木上座”自比,表达与僧侣们共度清修生活的愿望,以及对茶山生活的向往,流露出诗人对禅定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闲适、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