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出处:《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
唐 · 温庭筠
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
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缥帙:形容书籍卷轴整洁无尘。弟子:指门徒或追随者。
静焚香:静静地焚烧香料,用于静心或祭祀。
惠能:唐代禅宗大师。
心法:佛教中指修行的关键方法或智慧。
徒劳:白费力气,没有结果。
销:消失,消散。
篆印:古代印章,此处可能象征着佛法或修行的印记。
禅床:僧人打坐修行的床榻。
客儿:来访的客人,也指修行者。
翻经处:研读佛经的地方。
蕙草:一种香草,象征高雅和清净。
荒:荒芜,无人问津。
翻译
洁净的书卷装满画廊,钟山弟子们静静燃香。惠能大师不肯轻易传授心法,张湛徒然寻找答案却不得其门。
檀香燃烧,篆刻的印记随风消散,阳光移动,松影掠过禅床。
来访者自会有研读经书的地方,秋天江边的蕙草已显得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高僧在静谧的环境中进行修行的情景。"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一句,设定了一个清净而神圣的空间,画廊内无尘埃,显示出主人对清洁和纯粹的追求;"钟山弟子"指的是禅宗祖师之一的钟山法朗的门下弟子,他们在这里静静地焚烧着香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接着的两句"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表明诗中的主人或知玄上人,对于禅宗六祖惠能所传的心法持保留态度,而对张湛的教导则感到劳而无功,只是在眼前寻找理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见解。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两句,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风轻拂过香炉中的檀香,烟雾缭绕而又渐渐消散,形成一种神秘的图案;太阳移动投射在禅床上的松树影子,使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则转向诗人的个人修行。"客儿"指的是游历四方的僧侣或学者,他们各有所得,不必在一处停留;"江上秋来蕙草荒"描绘了秋天到来时,江边蕙草丛生的景象,这里蕴含着对自然界变化和生命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修行生活以及个人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意和对自然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