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洒芳翰,炳焕若丹青
出处:《题陈惟允临刑所画》
元末明初 · 张羽
若人悟县解,委蜕顺天刑。
慷慨赴东市,一日为千龄。
李公悲上蔡,陆子喟华亭。
识机苦不豫,达生良可经。
朱弦亦易绝,仄景不可停。
从容洒芳翰,炳焕若丹青。
妙艺永传世,精魄长归冥。
披图怀平素,清泪缘襟零。
慷慨赴东市,一日为千龄。
李公悲上蔡,陆子喟华亭。
识机苦不豫,达生良可经。
朱弦亦易绝,仄景不可停。
从容洒芳翰,炳焕若丹青。
妙艺永传世,精魄长归冥。
披图怀平素,清泪缘襟零。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对陈惟允临刑前所画作品的题词。诗中表达了对陈惟允慷慨赴死的敬仰,以及对其艺术才华的赞美。"悟县解"和"委蜕顺天刑"暗示了陈的超脱与顺应命运,"一日为千龄"则赞扬他的生命虽短,精神却如千年般伟大。诗人提到李公(李膺)和陆子(陆机)的典故,以表达对陈的惋惜和对高尚人格的认同。
"识机苦不豫"感慨陈未能早知命运,"达生良可经"则肯定他能坦然面对生死。"朱弦易绝"和"仄景不可停"寓言生命的结束,但其艺术作品如同琴弦虽断,余音犹在,时光流转,其美永不消逝。"炳焕若丹青"形容画作色彩鲜明,犹如生动的图画。最后两句"妙艺永传世,精魄长归冥",赞美陈的技艺将永远流传,而他的精神将化为永恒。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牺牲者的敬仰,又有对艺术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生死、艺术与人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