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出处:《夜行观星》
宋 · 苏轼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宇。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宇。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高:天空高远。夜气严:夜晚寒冷。
列宿:星辰排列。
森就位:整齐排列。
大星:明亮的大星。
小星:较小的星星。
不相干:无关。
何事:为何存在。
世俗:世间。
指摘:解读。
一一立名宇:一一给予命名。
南箕:古代星象中的器具。
北斗:北斗七星。
无乃:恐怕是。
自谓:自认为。
迫观:近看。
远想:远望。
茫茫:浩渺。
不可晓:难以理解。
长叹喟:长叹。
翻译
天空高远夜晚寒,星辰排列整齐大星光芒相互辉映,小星闪烁像沸腾的水
天与人各自独立,它们原本为何存在
世人强加解读,一一给予命名
南箕北斗是家用器具的象征
难道天也有这些?或许只是人们自以为是
近看它们如何,远想又有些相似
浩渺难解,只能让我长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夜空图景,天气严冷,繁星点缀,像是宇宙间的一场盛大的舞会。诗人通过观察星辰,发出了对人世间种种名相和世俗纷争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之谜莫测而又自有其理的哲学思考。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一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展现了星空的壮丽。接着,“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则描绘了星辰间彼此辉映、熙攘的景象,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也隐含着宇宙之大的哲思。
诗人随后转向人世,表达出对世俗名相和指摘的一种超然态度:“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宇。”这里的“天人”二字,可理解为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距离,而“嗟彼本何事”则是对世间纷争的一种感慨和疑问。
接下来的“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诗句,则是将星辰比作家中器具,以此象征自然界的规律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宇宙秩序的一种敬畏和顺应。
最后,“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诗人通过观察星辰,引发深邃的思考,但最终仍感慨于宇宙奥秘难以捉摸,只能发出长叹。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透露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思想家的内心世界。在这片星空之下,诗人既有对世俗的超然,也有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这些情感与思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邃而美丽的心灵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