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出处:《寄栖白大师二首 其一》
唐 · 贯休
流浪江湖久,攀缘岁月阑。
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乾。
龙钟千万里,拟欲访师难。
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乾。
龙钟千万里,拟欲访师难。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首句“流浪江湖久,攀缘岁月阑”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漂泊生涯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其中“攀缘”一词既有攀援之意,也暗示着诗人对于岁月不甘心的追寻和留恋。接下来的“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则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展示,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作品给人带来的一种清冷、深远的艺术感受。
第三、四句“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乾”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月光下,小虫鸣叫之声显得格外凄楚,而寺庙中的钟声在寂静中传来,更增添了几分肃穆与空旷。这里,“柿叶乾”则是对枯干柿叶的描写,既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龙钟千万里,拟欲访师难”显示了诗人对于远方智者或师傅的向往之情。“龙钟”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理标志或者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而“千万里”则表达了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全句以一种无奈的情绪结束,似乎在暗示寻找心灵导师的艰难和渺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以及他对于文学成就的自豪。其艺术魅力在于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寂寞幽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