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全文

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

出处:《避暑冷泉
宋 · 方岳
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
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
谁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
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
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
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
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瘖。
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
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
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
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
藓桥于三闸,龙怒飞出林。
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
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

拼音版原文

huǒyúnsànlínjiǎwànchuīxún

dōnghuáchēchénnàidàijìn

shuínéngbànxiántuōshēnkuīlín

bǎiqiánmǎipénghéngjiénánběicén

zhuīsuíèrsānwèihàishānshuǐyín

xièhòushígōngzuòshēngyín

wénshàngrénzhènlièwànyīn

shìshīméibēiwǎngtīngxiánqín

kōngtángxiùhuíxiàngxīn

qīngliángwèichánhuīkāifánjīn

xiàozhǐtíngxiàquánshānzhúhányōushēn

xiǎnqiáosānzhálóngfēichūlín

bēnléihǒuchūnqíngxuěshēngyīn

rénjiānzhèngyánzuòsānlín

注释

鳞甲:比喻夏日云彩。
炊燖:形容屋瓦被烈日蒸腾。
东华:代指皇宫。
褦襶:富贵华丽的衣服,此处指富贵者。
窥临:偷看或游览。
渔篷:渔夫的草帽。
山水淫:过度沉迷山水。
笙鹤吟:形容悠扬的音乐。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振鬣:挥动马鬃,引申为指挥。
没字碑:无字的石碑,象征禅意。
无弦琴:无形的琴声,象征禅音。
回向心:回归内心,转向禅修。
清凉一味禅:禅宗的清凉境界。
杉竹涵幽深:杉竹环绕的幽静环境。
藓桥:长满青苔的小桥。
龙怒:形容水流湍急。
晴雪:晴天飘落的雪花,形容雷雨后的清新。
三日霖:连续三天的降雨。

翻译

烈日下的云彩消散,屋瓦像煮沸的水蒸气。
皇宫车马扬起的尘土,富贵者也忍不住想要前来。
谁能有半天的闲暇,来此一探究竟。
用一百钱买一顶渔夫的草帽,随意穿梭在南北山岭间。
与朋友们相伴游山玩水,不算过分贪恋。
偶然遇见十八公,一起吟唱笙箫和鹤鸣。
听说那高僧,一挥手就能让万马无声。
尝试在无字碑前作诗,去聆听那无形的琴音。
空荡的厅堂没有枯枝败叶,触动了我回归的心。
禅宗的清凉意境,如同挥洒美玉,舒缓烦恼。
他笑着指向亭下的泉水,杉竹环绕,幽深宁静。
长满青苔的小桥跨过三道闸,仿佛龙怒而出林。
春壑中雷声轰鸣,午后的阳光下飘落着晴雪。
世间正热,我却要去化三天的甘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暑山谷的生动图景,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寻找清凉之地的情怀。

开篇“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酷暑难当的景象,火云似烈日所焚烧的鳞甲,万瓦在炎热中熔化如炊燖。

紧接着,“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尘世与避暑之地的鲜明对照。东华指的是官府或都城,是繁华喧闹之所,而“车马尘”则是喧嚣与尘埃的象征;相比之下,“褦襶不自禁”的山谷清幽,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谁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尘世束缚、寻找片刻宁静的渴望。“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两句,则是对避暑之地的描绘,这里的“百钱”可能暗指简单而不需耗费巨资,“横截南北岑”则展示了山中溪水的清凉与美好。

接下来的几句:“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通过对人名的提及,可以推测是诗人与友人一同在山中寻找避暑之地,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瘖。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两句,可能是在描绘某种精神境界或是对古代高僧的赞誉,其中“振鬣”、“万马瘖”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试诗没字碑”则暗示了一种超越文字之上的禅意,“往听无弦琴”更是对心灵宁静状态的一种比喻。

“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几句,则是在描绘避暑之地的内在感受和精神追求。“空堂”、“无枯秀”表达了清净与安宁,“契我回向心”则是对心灵归宿之所的肯定,“挥玉开烦襟”则是通过禅定的方式,解开心中的烦恼。

最后几句:“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藓桥于三闸,龙怒飞出林。”描绘了一幅山谷清泉的景象,其中“笑指”、“亭下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藓桥于三闸”则是在形容山中的古桥与溪流相连的情景。

“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几句,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再次强调了避暑之地的清凉与世俗世界的酷热。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