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弘有如此,岂比寻常具
出处:《古意寄曾学士二首》
明 · 李时勉
百川日夜流,浩浩以东注。
环海几万里,不见涯涘处。
混涵无不容,日月自吞吐。
风波任荡潏,贝错极生聚。
万古长若斯,焉能为量数。
蛟龙挟云雨,倏忽甘泽布。
深弘有如此,岂比寻常具。
环海几万里,不见涯涘处。
混涵无不容,日月自吞吐。
风波任荡潏,贝错极生聚。
万古长若斯,焉能为量数。
蛟龙挟云雨,倏忽甘泽布。
深弘有如此,岂比寻常具。
鉴赏
此诗《古意寄曾学士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宇宙广阔与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
首句“百川日夜流,浩浩以东注”,开篇即以百川奔流不息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接着,“环海几万里,不见涯涘处”一句,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海洋,强调了自然界的浩瀚无垠,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无限与人类的渺小。
“混涵无不容,日月自吞吐”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包容性与动态变化,日月在其中交替显现,象征着自然界中永恒的循环与变化。而“风波任荡潏,贝错极生聚”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动荡与生机,风浪激荡,贝壳在潮水中聚集,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情,也暗示了生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力量。
“万古长若斯,焉能为量数”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不变规律的敬畏与感慨,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自然界的规律始终如一,难以计量与计算。最后,“蛟龙挟云雨,倏忽甘泽布”以蛟龙驾驭云雨,瞬间布下甘霖,象征着自然界的神奇与力量,以及它对万物生长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更蕴含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人以自然为镜,反思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