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向天阶舞干羽,降书剩破一年迟
出处:《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中原日月九夷知,不用禽胡衅鼓旗。
更向天阶舞干羽,降书剩破一年迟。
更向天阶舞干羽,降书剩破一年迟。
注释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古代常用来代表整个中国。九夷: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处可能指边远地区。
禽胡:借代敌对民族,如匈奴等,禽鸟象征轻蔑之意。
衅鼓旗:古代开战前祭鼓以求胜利,此处指发动战争。
天阶:宫殿的台阶,比喻朝廷或上层权力。
干羽:古代用于舞蹈的道具,象征和平与礼仪。
降书:投降的文书,表示接受和平。
一年迟:形容时间拖延,和平的到来比预期晚了一年。
翻译
中原地区的日月,连边远的九夷之地也清楚感知,不再需要用禽鸟和胡人来挑衅,不再挥动战鼓旗帜挑起争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其二)》。诗中,黄庭坚以中原的日月为引子,强调了边疆的胜利消息已经传遍各地,暗示了洮河战役的影响力。他接着指出,这次胜利并非通过常规的攻伐,而是通过外交手段或和平方式达成,即“不用禽胡衅鼓旗”,表明是通过智谋而非武力来震慑敌人。
“更向天阶舞干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使者在朝廷上展示和平协议的情景,这里的“干羽”通常象征着礼仪和和谈的象征物。最后,诗人以幽默调侃的口吻说,既然和平协议已经达成,那么敌人的降书可能会晚一年送达,暗指战争结束后的庆祝和文书往来所需的时间。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既赞扬了胜利的智慧,也流露出对和平到来的期待和对战争结束的轻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