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
出处:《送郑祠部》
宋 · 陈师道
持节还家未白头,有亲八十更何求。
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
四著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
拟登碣石临朝日,浩荡沧溟没白鸥。
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
四著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
拟登碣石临朝日,浩荡沧溟没白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持节:拿着符节,代表官职或使命。白头:头发变白,指年纪大。
亲:亲人。
更何求:还需要什么。
急诏:紧急的诏书,指朝廷命令。
天去:前往天庭,可能指赴任或执行重要任务。
寒乡:寒冷的乡村。
尽岁留:度过整个年份。
四著儒冠:四角高耸的读书人帽子,象征学者身份。
甘送老:甘心接受衰老。
奇运:奇特的命运或好运。
销忧:消除忧虑。
碣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临朝日:面对早晨的太阳,象征新的一天或希望。
沧溟:大海。
没白鸥:淹没在白鸥之中,形容海面广阔。
翻译
带着使命回家还未白头,家中还有八旬亲人,还有什么可求?又接到紧急命令要上天去,不是为了在寒冷的乡间度过余年。
身着读书人的帽子甘愿老去,多次经历奇遇得以消除忧虑。
我打算登上碣石山,面对朝阳,浩渺的大海中只有白鸥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送郑祠部》,表达了对友人郑祠部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首句“持节还家未白头”描绘了郑祠部带着使命回家,年纪尚轻,暗示他功成圆满。接着,“有亲八十更何求”表达对家中高龄亲人的深深挂念,认为没有什么比家人安康更重要。
“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写郑祠部可能接到新的朝廷命令,暗示其职责重大,即使家乡寒冷也要离开,不为个人安逸而停留。诗人借此赞扬他的忠诚和责任感。
“四著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进一步赞美郑祠部的学识与经历,他甘愿一生致力于学问,通过命运的起伏消解忧虑。最后两句,“拟登碣石临朝日,浩荡沧溟没白鸥”,以壮丽的景象收尾,祝愿郑祠部在新的任途中如同碣石日出,一展雄心,而自己则期待他在政事中如沧海般包容,远离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仕途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