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将半偈了自知,会取西来向谁说
出处:《赠松墟上人》
明 · 王世贞
阿兰小结长松边,松风吹鼎茶浪圆。
朝签药裹时废食,夜诵莲经恒不眠。
并刀筑顶碧香发,双瞳剪破面裁月。
听将半偈了自知,会取西来向谁说。
鹔鹴贳酒春相过,生公石上好隗俄。
莫言陶令生耽醉,自是禅机醉里多。
朝签药裹时废食,夜诵莲经恒不眠。
并刀筑顶碧香发,双瞳剪破面裁月。
听将半偈了自知,会取西来向谁说。
鹔鹴贳酒春相过,生公石上好隗俄。
莫言陶令生耽醉,自是禅机醉里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阿兰的人物,他居住在长松之畔,环境清幽。松风轻拂,伴随着煮茶的声音,茶水翻滚如圆润的波浪。诗人描述阿兰专注于修行,白天批阅公文和研读药材,甚至时常忘记进食;夜晚则专心诵读佛经,彻夜难眠。他的禅修功夫深厚,头顶并刀般的剃发表现出修行者的清净,双眸明亮如剪破月色。
阿兰在禅定中领悟佛法,听完半篇偈语便能自我体悟,但这些深奥的智慧却难以向他人传达。春天来访时,他会与朋友用鹔鹴换取美酒共饮,而在生公石上聚会,气氛热烈。诗人借此指出,虽然陶渊明嗜酒出名,但阿兰的沉迷并非源于醉酒,而是醉心于禅宗的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阿兰的生活细节,展现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佛法的独特理解和体验。王世贞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沉浸在禅境中的隐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