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通幽径,休向朋宾说内观
出处:《江下山居》
宋 · 黄裳
不卜西湖卜此山,江天方作洞天寒。
海门有信蓬莱近,丹室无尘宇宙宽。
一箭昔人曾却浪,五云何日便骖鸾。
小桥流水通幽径,休向朋宾说内观。
海门有信蓬莱近,丹室无尘宇宙宽。
一箭昔人曾却浪,五云何日便骖鸾。
小桥流水通幽径,休向朋宾说内观。
鉴赏
这首《江下山居》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中以“不卜西湖卜此山”开篇,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从繁华的西湖引向了宁静的山居生活,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喧嚣。
“江天方作洞天寒”,描绘了江天一色的景象,虽有寒意,却也别有一番洞天之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海门有信蓬莱近,丹室无尘宇宙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身处凡尘,也能寻得心灵的净土,与仙境相通,宇宙之大,心灵之宽,皆可包容。
“一箭昔人曾却浪,五云何日便骖鸾”,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和想象中的仙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豪杰的敬仰以及对未来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一箭却浪,象征着力量与决断;五云骖鸾,则是追求仙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超越的渴望。
最后,“小桥流水通幽径,休向朋宾说内观”,以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收尾,小桥、流水、幽径,构成了一种隐秘而美好的生活场景。诗人劝告朋友,不必向外人述说内心的感悟,因为真正的理解与共鸣,往往只能在心灵深处找到。这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