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从山口渡流水,始知此溪山北来
出处:《过三十六洞 其一》
宋 · 郑獬
草深树密不见溪,但闻地底溪声回。
忽从山口渡流水,始知此溪山北来。
忽从山口渡流水,始知此溪山北来。
注释
草深:形容草丛茂密。树密:指树木密集。
不见溪:指溪流被遮掩,看不见。
地底溪声回:指听到的溪水声音来自地下。
山口:山的开口处。
渡流水:溪水从山口流出。
山北来:说明溪流的源头在山的北面。
翻译
草木茂盛,树林幽深,溪流隐藏其中,只能听见地下的回声。忽然间,溪水从山口流出,这时才明白这条溪流是从山北方向流来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间景象。诗人漫步其中,只见草木丛生,遮蔽了溪流的踪迹,只能听到地底溪水潺潺的回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突然,流水声从山口处传来,打破了静谧,诗人意识到这条溪流其实是源自山北。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动态变化和探索发现的乐趣,寓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动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