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出处:《送丰稷》
宋 · 曾巩
桃花染破南山青,汉江此时春水生。
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
之君飘泊动归思,告我举装千里行。
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
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
嗟从薄禄困流滞,能诱鄙俗销纷争。
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嗟予据桉但画诺,遇事缩手方蒙成。
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岁寒不变乃知确,物理先否终当亨。
维舟且尽今夕语,明日帆随白鸟轻。
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
之君飘泊动归思,告我举装千里行。
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
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
嗟从薄禄困流滞,能诱鄙俗销纷争。
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嗟予据桉但画诺,遇事缩手方蒙成。
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岁寒不变乃知确,物理先否终当亨。
维舟且尽今夕语,明日帆随白鸟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桃花:盛开的桃花。染:染色。
南山:南山(泛指南方高山)。
汉江:长江支流。
春水:春天的江水。
生:上涨。
客舟:客船。
相语:相互交谈。
语:交谈。
夜起:夜间起身。
劲橹:强劲的船桨。
乱:搅动。
群雁:一群大雁。
飘泊:漂泊不定。
归思:归乡的思绪。
告我:告诉我。
举装:收拾行装。
千里行:长途旅行。
闳材:杰出的才能。
壮思:豪迈的思想。
风雨发:在风雨中激发。
绿鬓:年轻的黑发。
冰雪清:像冰雪一样纯洁。
读书:读书。
若经诵:如同已经背诵过。
下笔:下笔。
千言:很多话。
立成:立刻写成。
精微:精细微妙。
天质:天生的资质。
操行:品行。
乡评:乡人的评价。
薄禄:微薄的俸禄。
困流滞:受困停滞。
鄙俗:粗俗的人。
销纷争:消除纷争。
弦歌:弹琴唱歌。
躬劝:亲身劝导。
士强学:士人勤奋学习。
田里:田野。
堵安:安抚。
人力耕:人力耕作。
据桉:坐在案前。
画诺:点头答应。
蒙成:被动接受。
璞玉:未经雕琢的美玉。
尘榻:尘封的床榻。
含情:满怀情感。
岁寒:严冬。
确:确定。
物理:事物的道理。
否:困难。
亨:顺利。
维舟:停船。
尽:尽情。
明日:明天。
帆:船帆。
白鸟:白色的鸟。
轻:轻盈。
翻译
桃花盛开染红了南山,汉江这时春水正涨潮。夜晚,客船上的旅客被谈话声唤醒,强劲的船桨搅动江水,惊飞了群雁。
你的漂泊触动了归乡之情,告诉我你即将踏上千里行程。
你的才华出众,壮志凌云,风雨中你的思想更加鲜明,年轻的心灵如冰雪般纯净。
你读书过目不忘,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你的天赋和品行超群,乡亲们都称赞你。
可惜我仅凭微薄的俸禄受困,试图引导世俗消除纷争。
我亲自教诲士人勤奋学习,鼓励他们在田间劳作。
我只能坐在案前点头应允,遇到事情却无能为力,只能接受结果。
我知道璞玉不宜强求,但心中充满期待,希望能有所贡献。
经历寒冬,事物的本质才显现无疑,逆境后必有顺境。
今晚让我们尽情交谈,明天的航程将随着白鸟的轻盈展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送丰稷》,以送别友人丰稷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首句“桃花染破南山青”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鲜艳的桃花衬托南山的青翠,为送别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接下来的“汉江此时春水生”则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季节,江水上涨暗示着友人即将启程。
“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通过夜晚客舟上的交谈和划桨声,以及群雁的鸣叫,渲染出离别时的寂静与感伤。诗人感慨“之君飘泊动归思”,表达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同情,同时鼓励他“告我举装千里行”,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决心。
“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赞美友人才华出众,年纪轻轻就已展现出高尚的品格。接下来的诗句赞扬友人学识渊博,文思敏捷,品行超群,并惋惜自己“嗟予据桉但画诺,遇事缩手方蒙成”,表示自己未能像友人那样积极进取。
最后,诗人以“岁寒不变乃知确,物理先否终当亨”寄寓哲理,告诫友人要坚守本心,相信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结尾处“维舟且尽今夕语,明日帆随白鸟轻”再次回到送别的场景,祝愿友人乘风破浪,未来之路如白鸟般轻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