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
出处:《借书四首》
明 · 释函可
世人爱读书,将以荣其躯。
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
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
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
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借书四首》之四。诗中对比了世俗之人和山林隐士对读书的不同态度与追求。
前两句“世人爱读书,将以荣其躯”描绘了世俗之人的读书动机,他们希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我,获得社会地位和荣誉,以满足物质和名利的需求。接着,“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则转向了另一种生活哲学,山林隐士通过读书寻求心灵的愉悦和平静,将读书视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非外在的功利。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形象地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无论何时何地,书籍都是他们的伴侣,陪伴他们度过闲暇时光或是思考人生。这种与书为伴的生活方式,强调了读书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
“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反思,他认为那些为了外在荣誉而读书的人显得愚蠢,因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最后,“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则是诗人对自身选择的坚定,他不渴望成为世间最尊贵的人,而是选择像世间的读书人那样追求知识,但目的却在于内心的充实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探讨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即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心灵的滋养与自我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