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全文

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

出处:《已过武陵
清 · 郑珍
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
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
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
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
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
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

鉴赏

这首诗《已过武陵》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后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庭的深深眷恋。

首句“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诗人回忆起离家时的情景,榆树和柳树还未显露出春天的生机,暗示了离别时的萧瑟与不舍。接着,“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山水逐渐变得翠绿,但心中却如同与家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壁,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距离遥远,但家乡的人情味已经让诗人感到亲近。接下来,“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一句,诗人不仅感受到家乡人的温暖,也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爱意,这种自我认同感与对家乡的依恋交织在一起,更加丰富了情感层次。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尽管在外奔波,远离家乡,但家中还有亲人相伴,这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接下来,“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两句,诗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认为自然界的风、水、云、日都在以各种方式给予他关怀和陪伴,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诗意和感染力。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描述了诗人行进中的具体地点,监沅和铜江是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诗人行进的路线。最后,“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两句,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方,心中始终牵挂的是家人,而当距离家乡越来越近时,开始意识到家境的贫困,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对家的深厚情感,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则展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担忧,担心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在外的艰辛,这种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忧虑,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家庭的深情眷恋,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