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夕仙槎逝,当年宦辙回全文

此夕仙槎逝,当年宦辙回

明 · 胡应麟
此夕仙槎逝,当年宦辙回
松犹彭泽抚,木已豫章颓。
献赋名空藉,修文业未摧。
祇应丰狱底,剑色谢风雷。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邓太翁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远游明府离去的惋惜。首句“此夕仙槎逝”以“仙槎”比喻逝者,暗示其离世如同仙人乘槎而去,充满了超脱与宁静的意味。接着“当年宦辙回”则可能暗指邓太翁曾为官,如今却归于尘土,表达了对其从政生涯的回顾与感慨。

“松犹彭泽抚,木已豫章颓”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中的“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联想到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的隐居生活;后一句中的“豫章”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来形容人才或事物的卓越,此处可能暗指邓太翁的才华或成就。这两句通过“犹”和“已”二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赞美了邓太翁生前的辉煌,也感叹其生命的终结。

“献赋名空藉,修文业未摧”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邓太翁文学才华的肯定。在古代,献赋是文人展示才华的一种方式,但“名空藉”暗示了即使邓太翁的名声未能完全流传下来,但他的文学创作并未因此而失去价值,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后世。

最后,“祇应丰狱底,剑色谢风雷”两句,可能是在暗示邓太翁的去世如同剑光消失在风雷之后,虽然不再有生前的辉煌与影响力,但其精神与才华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评价,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