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首空留王粲宅,香山犹识白公真
出处:《张掞侍郎读书堂》
宋 · 范纯仁
三纪仁皇侍从臣,当时文学动簪绅。
高明已入儒林传,旧室长存历水滨。
岘首空留王粲宅,香山犹识白公真。
他年遗迹应无废,不坠诗书世有人。
高明已入儒林传,旧室长存历水滨。
岘首空留王粲宅,香山犹识白公真。
他年遗迹应无废,不坠诗书世有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对张掞侍郎读书堂的赞美与缅怀。诗中以“三纪仁皇侍从臣”开篇,赞扬张掞侍郎在仁宗皇帝身边侍奉多年,不仅展现了其文学才华,也影响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当时文学动簪绅”,生动描绘了张掞侍郎文采飞扬,深受士人推崇的情景。
接着,“高明已入儒林传,旧室长存历水滨”两句,表达了张掞侍郎的学问和品德已经深入人心,他的事迹和精神将被后世铭记,如同他在儒林中的地位一样稳固。诗人通过“岘首空留王粲宅,香山犹识白公真”这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张掞侍郎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与古代文人如王粲、白居易等人的精神传承。
最后,“他年遗迹应无废,不坠诗书世有人”两句寄寓了诗人对张掞侍郎读书堂及其精神遗产能够流传久远的期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后世能有人继续发扬光大这种文化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张掞侍郎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