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看芳树催行客,不信河桥多解神
出处:《奉果园见寄》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扬子风流愁煞人,未容归钓学垂纶。
渐看芳树催行客,不信河桥多解神。
白昼看云常忆弟,青年如电况辞亲。
鹧鸪唱罢江南道,愿得扁舟载远春。
渐看芳树催行客,不信河桥多解神。
白昼看云常忆弟,青年如电况辞亲。
鹧鸪唱罢江南道,愿得扁舟载远春。
鉴赏
这首诗《奉果园见寄》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以“扬子风流愁煞人”开篇,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首联“未容归钓学垂纶”,借扬子江畔的垂钓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渴望回归的复杂情感。颔联“渐看芳树催行客,不信河桥多解神”,描绘了春天里树木繁花似锦,催促着行人匆匆前行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颈联“白昼看云常忆弟,青年如电况辞亲”,通过白天看云朵回忆兄弟的情景,以及比喻青春如同闪电般迅速离别父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尾联“鹧鸪唱罢江南道,愿得扁舟载远春”,以鹧鸪鸟的叫声结束江南之旅的叙述,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美好春光的向往,希望借助一叶扁舟承载这份期待,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亲情、对未来的复杂思考和美好愿望,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