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非彩棒清刁斗,那得苍黎适乐郊全文

若非彩棒清刁斗,那得苍黎适乐郊

出处:《李四尹
明 · 黄公辅
飞鸣鸿雁散江皋,草泽年来长野蒿。
呼吁向谁哺乳切,困疲全仗抚摩劳。
若非彩棒清刁斗,那得苍黎适乐郊
野老偷閒城市迥,射堂遥望日轮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飞鸣鸿雁散江皋”,以鸿雁飞翔的姿态,展现了江边的宁静与辽阔,鸿雁的自由与和谐,为整首诗奠定了自然与和谐的基调。

接着,“草泽年来长野蒿”一句,将视线转向广阔的田野,野蒿在草泽中生长,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写照。

“呼吁向谁哺乳切,困疲全仗抚摩劳。”这两句直击人心,表达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他们面对生活的艰辛,呼唤着援助,却不知向何处寻求帮助。这不仅是对他们物质生活的关怀,更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追求。

“若非彩棒清刁斗,那得苍黎适乐郊。”这里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影响。彩棒和刁斗,象征着权力与治理,只有当这些力量被正确运用时,百姓才能享受到安宁与快乐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份对统治者的期待,更是一种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最后,“野老偷閒城市迥,射堂遥望日轮高。”这两句描绘了乡村老人在闲暇时光里,眺望着远处的城市,心中或许有着对繁华与自由的向往。射堂,可能是指射箭的场所,这里用以象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或寄托。日轮高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希望。整首诗在描绘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会现象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人性温暖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与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更是一曲对美好生活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