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全文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唐 · 张九龄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氓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
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
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
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
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注释

兹山:这座山。
蕴灵异:蕴含神奇灵异。
走望:远望。
良有归:使人向往归隐。
丘祷:在丘陵祈祷。
已久:已有很长时间。
氓心:百姓的心愿。
难重违:难以违背。
迟明:天亮前。
申藻荐:献上华丽的祭品。
先夕:前一天夜晚。
旅岩扉:在岩洞门前停留。
独宿:独自夜宿。
云峰下: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下。
萧条:冷清、荒凉。
人吏稀:人烟稀少。
不外适:并非为了游赏外界。
幽抱:内心深处的情感。
自中微:渴望宁静、淡泊。
静入:静听。
风泉奏:风与泉水的声音,如奏乐。
凉生:产生清凉感。
松栝围:被松林环绕。
穷年:整年、常年。
滞远想:沉浸在对远方的思绪中。
寸晷:片刻光阴。
阅清晖:饱览清朗光辉。
虚美:美好的理想或愿景。
无属:无所归属、无法实现。
素情:纯洁的情感。
缄所依:默默深藏、寄托无处。
诡随:随波逐流、迎合世俗。
嫌弱操:鄙视软弱的意志。
羁束:束缚、拘束。
谢贞肥:向往、追求坚贞与自由。
义济:以正义济世。
吾道:我的道路、理念。
诚存:真诚地存在。
为物祈:为万物祈福。
灵心:神灵之心。
倏已应:瞬息之间已回应。
甘液:甘露。
幸而飞:如愿降临。
闭阁:封闭门户,比喻保持内心宁静。
无责:无愧于心。
随车:随顺时运、顺应自然。
安敢希:怎敢奢求更多。
多惭:深感惭愧。
德不感:未能感动天地、有所作为。
知复:不知。
是耶非:是对还是错。

翻译

这座山蕴含着神奇灵异,远远望去令人向往归隐。
虽然祈祷丘陵已有许久,但百姓的心愿难以违背。
天亮前献上华丽的祭品,前一天夜晚便在岩洞门前驻足。
独自夜宿于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下,周围人烟稀少,一片萧瑟。
我此行并非为了游赏外界,而是内心深处渴望宁静。
静听风与泉水的和谐乐章,感受松林间的清凉环绕。
整年沉浸在对远方的思绪中,片刻光阴也饱览清朗光辉。
空怀美好理想却无所归属,纯洁情感只能默默深藏。
不愿随波逐流,鄙视软弱意志;厌倦束缚,向往坚贞与自由。
以正义济世也是我的道路,真诚地为万物祈福。
神灵之心瞬息回应,甘露如愿降临。
封闭门户且无愧于心,随顺时运怎敢奢求更多。
深感惭愧未能感动天地,不知所为是对是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九龄在洪州西山上为求雨而祈祷时的心境与景象。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氓心难重违。" 这几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西山的神秘之处怀有特殊的情感,这里的“灵异”指的是山中超自然的气氛,而“走望良有归”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和归属。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这里写出了诗人的夜宿经历,通过“迟明”、“申藻荐”等词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深山中祈雨的迫切心情,而“独宿云峰下”则显得分外孤寂。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幽抱自中微”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而“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则是对周遭环境之美的细腻描写。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美好或理想的追寻和眷恋。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这几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正义和救济世人的信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祈求。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最后几句则写出了雨水最终降临的情景,以及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祈雨这一传统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