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莲花台,迥出诸天上
出处:《长乐寺二首 其一》
宋 · 孙觌
层梯倚天碧,细路连草莽。
萧萧苍松门,税此林下鞅。
轮囷老树姿,偃蹇怪石状。
中有莲花台,迥出诸天上。
空堂卧钟鼓,古佛暗龙象。
飞泉漱石除,夜半发清响。
云低雪浮浮,柳动春盎盎。
超摇万里眼,更欲铲叠嶂。
萧萧苍松门,税此林下鞅。
轮囷老树姿,偃蹇怪石状。
中有莲花台,迥出诸天上。
空堂卧钟鼓,古佛暗龙象。
飞泉漱石除,夜半发清响。
云低雪浮浮,柳动春盎盎。
超摇万里眼,更欲铲叠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乐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内部的庄严景象。
首先,诗中“层梯倚天碧,细路连草莽”两句,通过“层梯”与“细路”的对比,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道路蜿蜒曲折,仿佛直入云端,而“草莽”则暗示了道路两旁的野草丛生,增添了自然的野趣。接着,“萧萧苍松门,税此林下鞅”两句,以“萧萧”形容松声,渲染了松林的幽静,同时“税此林下鞅”则表达了诗人在此驻足歇息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轮囷老树姿,偃蹇怪石状”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老树姿态各异,怪石形态奇特,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中有莲花台,迥出诸天上”则将寺庙内的莲花台与天空相比较,突出了其高洁与神圣,仿佛是连接人间与天界的桥梁。
“空堂卧钟鼓,古佛暗龙象”描绘了寺庙内空旷的大堂,钟鼓之声回荡,古佛的身影在昏暗中若隐若现,营造了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宗教氛围。“飞泉漱石除,夜半发清响”则通过夜晚飞泉的清澈声响,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静谧与清幽。
最后,“云低雪浮浮,柳动春盎盎”描绘了云雾低垂,雪花飘扬,柳枝轻摆,春意盎然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超摇万里眼,更欲铲叠嶂”表达了诗人超越眼前的美景,渴望探索更远的山峦,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乐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