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
出处:《春风辞寄武威石秘校》
宋 · 释重显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
毗城痴爱老,怯寒对清拙。
襄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
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
松头栗鼠下,时把藤床齧。
庭际霜禽归,屡啄苔钱缺。
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
幽径磐石上,拄筇行且歇。
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
冷落流水声,古之若为说。
凋残早梅树,今之若为别。
俯仰身力轻,翻忆春风切。
为吾吹却尘,欲革分岐辙。
为吾吹却云,欲问辽空月。
不知天地间,堪为谁交结。
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
毗城痴爱老,怯寒对清拙。
襄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
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
松头栗鼠下,时把藤床齧。
庭际霜禽归,屡啄苔钱缺。
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
幽径磐石上,拄筇行且歇。
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
冷落流水声,古之若为说。
凋残早梅树,今之若为别。
俯仰身力轻,翻忆春风切。
为吾吹却尘,欲革分岐辙。
为吾吹却云,欲问辽空月。
不知天地间,堪为谁交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春风辞寄武威石秘校》是宋代僧人释重显的作品,以春风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风带来的萧瑟景象,既有和风细雨,又有飘雪,展现了春寒料峭的特点。诗人通过“坼花”、“偃草”等意象,寓言性地描述了春天的力量与变迁。
“毗城痴爱老,怯寒对清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弱的石秘校的关怀,以及自己在寒冷中的清贫生活。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襄岩影响士”,暗示自己虽孤独但坚韧,而石秘校则难以抵挡严寒。
“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期待与友人共赏暖日春光。然而,“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只能借流水和早梅表达情感。最后,诗人感叹春风能吹散尘埃,改变困境,也希望能借此传达对石秘校的关心和问候。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春风这一自然元素,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