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剑在匣中,秋水莲花芒
出处:《寄陶工部》
明 · 徐渭
短剑在匣中,秋水莲花芒。
芒色岂不好,终为人所防。
所贵金玉资,含辉有馀光。
谅哉工部君,璠瑜映明堂。
熏风动九夏,鸣音来锵锵。
至宝吐洪亮,不特华泽芳。
沈思不能寐,揽衣视河梁。
芒色岂不好,终为人所防。
所贵金玉资,含辉有馀光。
谅哉工部君,璠瑜映明堂。
熏风动九夏,鸣音来锵锵。
至宝吐洪亮,不特华泽芳。
沈思不能寐,揽衣视河梁。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寄陶工部》。诗中以短剑为喻,表达对友人陶工部的赞美与思念之情。
首句“短剑在匣中,秋水莲花芒”,以短剑比喻才华未展的自己,如同匣中的短剑,虽有锋芒,却未得施展。秋水莲花则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暗喻诗人的品格。接下来,“芒色岂不好,终为人所防”两句,表达了虽有才华,但因世态炎凉,难免被人防范的心理。
“所贵金玉资,含辉有馀光”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如同金玉般珍贵,其光芒不仅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接着,“谅哉工部君,璠瑜映明堂”赞扬了友人陶工部如美玉一般,其才华与品德在明堂中熠熠生辉。
“熏风动九夏,鸣音来锵锵”描绘了夏日微风轻拂,带来友人陶工部的美妙乐音,如同清脆的铃声,令人愉悦。最后,“至宝吐洪亮,不特华泽芳”赞美友人的才华如同至宝,不仅华美,更散发着芳香,影响深远。
“沈思不能寐,揽衣视河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夜深人静,也无法入眠,只能披衣而起,遥望远方,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