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
升虚得吉卜,恍若地祗荐。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
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
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面。
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忭。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
松篁递森列,冈峦互萦转。
台池及花草,高下烂明绚。
粲然图一幅,规模坐中见。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
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
子陵亦往矣,钓濑清练练。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
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永叔:人名。清颍:地名。
明仲:人名。
阳羡:地名。
投老:老年。
获所归:找到归宿。
强健:身体强壮。
山水县:风景优美的地方。
升虚:升职。
吉卜:吉祥的预兆。
曾侯:古代官爵。
卿相种:显赫家族。
盛德:高尚品德。
天眷:上天的眷顾。
式古:古老的。
畏友:尊敬的朋友。
邮传:驿站传递。
濠梁:地名。
诗卷:诗集。
华宗:显赫家族。
畴昔:从前。
相逢:相遇。
舞忭:舞蹈欢庆。
负:背靠。
家山:故乡的山。
松篁:松竹。
森列:密集排列。
冈峦:山峰。
萦转:环绕转折。
台池:亭台池塘。
烂明绚:光彩夺目。
图一幅:一幅画卷。
规模:格局。
赋:写作。
擅:专享。
桐庐:地名。
东望:向东远望。
子陵:历史人物。
钓濑:垂钓的溪流。
亘:延续。
昔隐:过去隐居。
岩电:比喻杰出人才的光芒。
翻译
永叔热爱清颍,明仲喜好阳羡。年老时能归隐,这计划确实好。
不如年轻力壮时,在山水县做官。
升职后占卜吉祥,仿佛神祇赐福。
曾侯家族显赫,才学足以辅佐国家。
更何况是美德之后,世代受天庇佑。
他是我古老的敬畏之友,受命巡视驿站。
他从濠梁归来,带着诗卷找我。
他说我家华宗,从前从未谋面。
初次相见欣喜无比,笑声欢语直到舞蹈。
他的家乡依山傍水,令人留恋。
松竹交替排列,山峦起伏回环。
亭台池塘与花草,高低错落鲜明灿烂。
一幅美景图展现在眼前,格局从中可见。
我曾为此诗作序,不敢独自专享。
洋洋洒洒千字诗,反复品味不觉疲倦。
桐庐在哪里?向东望去,令人心眩。
子陵也已离去,清澈溪流静静流淌。
家山绵延古今,过去隐居,今日显现。
那位杰出的曾侯,何时能再见其风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赞美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中通过对家乡山水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故土的情怀以及对于友谊、美好事物的珍视。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两句开篇,点出了对前人风流倜儻的景观和诗文鉴赏态度的赞扬。接着,“投老获所归,為计亦良便”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一句,诗人追忆年轻时候的壮游之举,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而后,“升虚得吉卜,恍若地祗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命运和天道有一种敬畏之心。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一句,赞美了历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而“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则表达了对后来的美好事物和文化传承的肯定与期待。
诗人随后提到友情,“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以及与友人的相逢欢喜,共同欣赏自然之美。接下来的“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几句,更是深化了对家乡的依恋和对自然景观的陶醉。
诗中还有一段详细描绘家园风光,“松篁递森列,冈峦互萦转。台池及花草,高下烂明绚”,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眼中的美丽画卷。最后,“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珍视和个人情感的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喜悦,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