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全文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

宋 · 苏轼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
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
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
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緉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
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作书寄君君莫笑,但觅来禽与青李。
一螺点漆便有馀,万灶烧松何处使。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
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
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拼音版原文

shíchángxiàowánghuìshānxīngdāo

niánquèān西yànjiāliùzhǐ

èrfēngliúguāndāngdàiértóngzhēngyùn

qínwángshílóngfēishìhǎowǎnjiāngshéyǐn

shēngbǎishìguàyǎnshírénmiùshuōyúngōng

shìjiānyǒuniànshuíqīngshēnzhàngyóukān

rénshēngdāngzhùliǎngdìngxīnkěnwèiwēi

zhīsānshíniándànkǒngfēngshuāngqīn齿chǐ

fēirénrénpíngyìngwèiqìngléixiānchǐ

shìjiāngzhènguīguóshùhuāngyuánchú

zuòshūjūnjūnxiàodànláiqínqīng

luódiǎn便biànyǒuwànzàoshāosōngchù使shǐ

jūnjiànyǒngníngzhōngshǒu寿shòulóngshèlièxiánqīngqiěměi

dǎoyūnliánméixiùlǐngshuānghuàbìnxiāngyúnwěi

shíwéné绿qiānjīnqiúsuǐ

wénjūnshīdāngxiàohánchuānglěngyànbīngshēngshuǐ

注释

异时:过去的时候。
王会稽:古代地名,指会稽王。
野鹜:野鸭。
庾安西:庾信,曾任安西将军。
家鸡:比喻平凡的诗文。
秦王:指秦始皇。
龙飞:比喻帝王即位。
嗜好:特别的爱好。
振衣:整理衣裳,表示归隐。
来禽:即雉鸡。
青李:水果,此处代指佳肴。
螺:形容墨汁浓厚。
万灶:极言众多。
永宁第:贵族府邸。
蛾绿:古代的一种绿色丝织品。

翻译

昔日欢笑在王会稽,野鸭腥味弄脏了多少刀。
晚年又遇庾安西,自己厌倦了家鸡,写下六纸诗篇。
二人风雅超群,连儿童都为之欢喜或生气。
秦王十八岁即位如龙飞天,晚年喜好竟与蛇蚓相提并论。
我对世间琐事毫不关心,世人误以为我对此精通。
世间人皆有癖好,但过分痴迷垃圾尤为可鄙。
人生应穿多少双木屐,怎能因小事而动心。
这墨水足够我用三十年,只怕岁月催人老,白发染霜。
不是人磨墨,而是墨磨人,酒瓶未空,却耻于先倒。
我将要整理行装回归故乡,亲手打理那几亩荒园。
写信给你,你不要笑话,只希望你能找到鸟禽和青李来。
一滴漆足以展现余韵,万灶烧松又能如何。
你看永宁府中,龙麝香气四溢,屋舍静谧美好。
眉间晕影如秀岭起伏,双鬓如乌鸦展翅,香气如云。
时常能听到赏赐的五斛蛾绿,不惜千金求取獭髓。
听说你读这首诗会大笑,寒冷的窗户、冰冷的砚台,水如冰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叹个人收藏墨宝,并以此寄托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墨的描写和自家的回忆,表达了对生活、艺术及人生的独到见解。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

这两句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诗人似乎在调侃世间一切虚浮不实之事,而那被污染的刀几,可能象征着世间纷争与污浊。

"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的宁静生活感到满足,如同得到一处隐逸之地,可以专心作画写字,不为世俗琐事所扰。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

这两句中,诗人自豪其子孙的才华横溢,但却不以此为荣,反而感到一种生活中的小欢喜,即便是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快乐。

"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这里可能是在说某种超脱世俗的追求,如同秦始皇之所以寻找长生不老药,但诗人却用晚上对比蛇蚓来表达一种平常心态。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对世间百态都不动心,反观时人的议论如同虚无缥缈之云烟。

接下来的几句:

"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緉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也强调了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去面对这些小确幸。

"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这句中,诗人的墨宝可供使用三十年,但却担忧自然的侵蚀与时间的流逝。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

这里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同磨墨这项工作,也是一种心灵上的磨砺。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生活的一些具体描述和寄托,以及对友人的问候。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那超然物外、豁达幽默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