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疑紫气占难尽,更得青箱手自编
出处:《读于泽州致于鳞所著诗选遗珠有感》
明 · 王世贞
历下孤坟已黯然,郢中高倡世争传。
犹疑紫气占难尽,更得青箱手自编。
一梦可能忘李白,诸生真见守杨玄。
空斋欲读先挥泪,为忆论文倚树年。
犹疑紫气占难尽,更得青箱手自编。
一梦可能忘李白,诸生真见守杨玄。
空斋欲读先挥泪,为忆论文倚树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于泽州所著《诗选遗珠》的感怀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学大师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历下孤坟已黯然,郢中高倡世争传。”以“历下”和“郢中”分别指代古代两位著名文人的墓地和诗歌创作的盛地,表达了对逝去文人的怀念以及其作品在后世的广泛流传。其中,“黯然”二字描绘出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内心的沉痛与感慨。
颔联“犹疑紫气占难尽,更得青箱手自编。”运用了道家哲学中的“紫气东来”和“青箱”(藏书之箱)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学识渊博、著作丰富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颈联“一梦可能忘李白,诸生真见守杨玄。”通过对比李白和杨玄两位古代文人,强调了对李白的崇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杨玄的敬重。这里“一梦”既指对李白的追忆,也暗含了对自身梦想的寄托。
尾联“空斋欲读先挥泪,为忆论文倚树年。”点明了诗人身处空寂的书房,准备阅读书籍时,心中涌起的哀伤与怀念。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缅怀,也是对自己文学追求的深情回顾。最后一句“倚树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回忆中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眷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思与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