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几时忘去路,西风何日送归船
出处:《圣井亭》
宋 · 张镃
重到虚亭意豁然,望高容易觉秋天。
山连旷野全无水,树杂轻烟间有田。
极目几时忘去路,西风何日送归船。
残蝉更唤斜阳好,衬出金刚翠筱边。
山连旷野全无水,树杂轻烟间有田。
极目几时忘去路,西风何日送归船。
残蝉更唤斜阳好,衬出金刚翠筱边。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再次来到这座空旷的亭子,心情豁然开朗,抬头望去,高处的景色容易让人感受到秋意。山峦连绵,与广阔的田野没有一丝水迹,树木稀疏,轻烟缭绕中夹杂着农田。
放眼望去,何时才能忘记来时的路,西风啊,你何时能吹送我归乡的船只。
残余的蝉鸣声唤起夕阳的美好,更显现出金刚翠竹的翠绿之色。
注释
虚亭:空旷的亭子。秋天:秋季的景色。
旷野:广阔的田野。
轻烟:淡淡的烟雾。
金刚翠筱:金刚竹,一种翠绿色的竹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野风光图,诗人站在虚空的亭子里,心中豁然开朗。望向远方,感觉到秋天的气息,容易感受到季节变化的深远意境。
山连绵延至旷野,一片干涸无水之象。树木参差,轻烟缭绕其间,隐约可见农田的轮廓。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
极目望去,时间仿佛在无尽的路途中消逝。诗人心中时刻牵挂着归期,期待着西风何时能送来归舟,让自己得以返乡。
最后两句“残蝉更唤斜阳好,衬出金刚翠筱边”则是对秋天景色之美的赞叹。蝉在斜阳下鸣叫,声音凄清而哀艳,而金刚般坚硬的果实与翠绿的稻田交相辉映,更显出秋日风光之独特。
整首诗语言平和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