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出处:《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宋 · 曾几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听窗复听竹,攲枕不知倦。
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
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
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
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
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听窗复听竹,攲枕不知倦。
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
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
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
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
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我隐居了三个冬天,却连一片好雪也没见到。今早云雾弥漫,傍晚时分飘起了细小的冰晶。
雪的声音如此之大,其落下的势头可想而知。
叫孩子们出门看看,整夜都数不清次数。
听着窗户和竹林的声响,我斜倚枕头,毫不疲倦。
然而这一切最终如何,只留下寒雨封锁深院。
我从未忧虑过贫瘠的田地,也未曾准备过欢庆的宴会。
囊中的萤火虫早已干涸死去,无法照亮我的书卷。
但愿上天收起阴霾,北斗七星即将转动。
阳光照进晴朗的轩窗,如同故友亲切的面容。
注释
幽栖:隐居。三冬:三个冬天。
霭:云雾。
微霰:细小的冰晶。
先声:声音先兆。
落势:下落的趋势。
通夕:整夜。
几遍:多次。
听窗:听窗户声。
攲枕:斜倚枕头。
终然:最终。
寒雨:寒凉的雨。
瘠田:贫瘠的田地。
欢宴:宴会。
囊萤:囊中萤火虫。
乾死:干涸而死。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
行欲转:即将转动。
爱日:喜爱的阳光。
晴轩:晴朗的轩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无雪的冬季,直到最后仍是寒雨连绵,未能见到期待中的雪花飘落。诗人寓居幽静之处,对雪的渴望与失望交织,早晨云雾弥漫,傍晚则飘起微小的冰晶。他多次呼唤孩子出门欣赏,自己则在窗边聆听雨声和竹韵,夜不能寐,心中满是期待落空的感慨。
诗人并未因雨雪之困而忧虑庄稼的收成,也没有因此取消欢宴的计划,反而借囊萤已干枯的意象,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希望阳光能早日驱散阴霾。他期待斗柄(北斗七星)的转动预示天气转变,最终盼望着阳光照耀,如同故友来访,带来温暖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