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有茅庵在,因通石路微全文

自有茅庵在,因通石路微

出处:《散步石堂
清 · 李锴
自有茅庵在,因通石路微
清溪十三曲,豺虎未云稀。
孤磬云际出,山霜八月飞。
爱兹多古意,白日澹空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山中景象。诗人漫步于石径之上,周围是清溪环绕,山色苍茫。然而,即便是如此幽静之地,也并未完全摆脱豺虎出没的威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险峻。

“自有茅庵在”,开篇便点明了山中有人居住,但似乎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因通石路微”则描述了通往茅庵的小径,虽不显眼却能指引人前往,象征着心灵的探索与发现。

“清溪十三曲”描绘了溪流曲折蜿蜒,水声潺潺,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豺虎未云稀”则以动物的出现暗示了自然界的野性和潜在的危险,同时也反衬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接着,“孤磬云际出”一句,诗人通过远处传来的一声磬音,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仿佛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增加了诗境的神秘感和深远感。“山霜八月飞”则以八月的山霜,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

最后,“爱兹多古意,白日澹空机”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古老、原始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感慨。这里的“古意”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包含了对远离现代文明、回归自然状态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