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全文

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宋 · 文天祥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
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无柰何,忽已置念虑。
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
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
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
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拼音版原文

běizhēngchuíbànniánzhīnán

jīnchénhuáishǐjuéfēi

jiāngxiāngjiāsānnián

lóngxiángzàifāngnǎisuǒ

nàizhìniàn

jīnxíngjìn使shǐlèi

wèiwǎngchángmóuyǒushēn

wàngwàng

tiānchángjiǔhènqiān

láishēngyuánzàiròudāng

注释

北征:北方征战。
依依:依恋不舍。
南土:南方的土地。
淮河:中国河流名。
故宇:原来的故乡。
羁旅:长期在外漂泊。
龙翔:比喻理想或故乡。
妻子:妻子儿女。
念虑:挂念、忧虑。
日已近:离别之日将近。
纲常: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恨极:遗憾极深。
业缘:前世因缘或命运。
骨肉:亲人。

翻译

征战北方已经将近半年,心中恋恋不舍南方的土地。
今早渡过淮河,才意识到这不是原来的故乡。
江南已经没有了家,三年来一直在漂泊异乡。
龙翔之地在哪里?那是我妻子和孩子的所在。
过去无可奈何,如今忽然不再挂念。
离别的日子日益临近,让我泪水如雨般落下。
我为了维护伦理纲常而忙碌,自身却无法顾及。
妻子啊,不要期待丈夫归来,孩子啊,也不要期待父亲的庇护。
天长地久,这份遗憾将永载史册。
来世的缘分或许还在,但愿骨肉亲情依旧如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北征途中,心怀家国之思的愁苦情景。诗人以“依依只南土”开篇,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留恋。渡过淮河,这一自然界限的划分,使诗人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从而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这里的“江乡”指代家乡,而“羁旅”则是游子的自称,表明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游子生活的孤独感。时间的流逝让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接下来的“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这里的“龙翔”可能是指代家的位置或是家中的某个特定标志,而“乃我妻子所”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昔也无柰何,忽已置念虑。”这是诗人在反思过去与现在的心境变化,过去的悠然自得变成了现在的深沉忧虑。

“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随着归期的临近,这种离别之痛更加剧烈,以至于泪如溪流。

“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个人的无力感,在这种矛盾中,个人情感变得无从顾及。

结尾的“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则是诗人向家人传达最后的叮嘱和期许,希望他们不要过度思念自己或父亲,因为这份离别之痛将伴随着历史的长河而永存。

“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观念,即使是在未来的轮回中,也希望能够与亲人团聚,体现了一种对家国情感的宿命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洞察,展示了古代士人在战乱离别中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