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
出处:《秘阁舒职方知舒州》
宋 · 杨亿
西昆册府控千庐,铅笔多年校鲁鱼。
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
明光画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
只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
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
明光画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
只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昆册府:西昆学府。控:掌控。
千庐:众多藏书。
铅笔:古代校对工具。
鲁鱼:指校对古籍时的错误。
厌享:厌倦享受。
双鸡太官膳:太官的双鸡宴。
贪乘:渴望乘坐。
五马使君车:使君的高规格马车。
明光画省:明光殿(古代官署)。
辞:离开。
青琐:宫门上的装饰,代指宫禁。
天柱仙坛:道教的神仙殿堂。
紫书:道教典籍。
只恐:唯恐。
政成:政绩显著。
抛印绶:放弃官印。
携家:带着家人。
白云居:隐居山林。
翻译
西昆学府藏书丰富,校对古籍如鱼得水。不再满足于太官的豪华膳食,渴望乘坐使君的马车出行。
离开明光殿的繁务,离开宫门禁地,探访神仙的秘籍。
只怕政绩斐然后放弃官职,带着家人隐居山林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舒州任职时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开篇“西昆册府控千庐,铅笔多年校鲁鱼”两句,通过对文书和经典的管理与研习,展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则透露出诗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俭朴和对权力的谦逊态度。
接着“明光画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两句,展示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世界,通过探寻道教神秘典籍,表达了超脱世俗、向往神秘境界的情怀。
最后,“只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则流露出一旦政治任务完成,即将放下尘世羁绊,与家人共同隐居山林的愿望,这既是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淡然处之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事务和精神追求的描写,勾勒出一位有文化修养、有政治理想、又渴望超脱世俗的官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