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浮云离披久不合,太阳独行乾万物全文

浮云离披久不合,太阳独行乾万物

宋 · 王安石
浮云离披久不合,太阳独行乾万物
谁令昨夜雨霶沱,北风萧萧寒到骨。

注释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离披:分散、零落。
合:聚合。
太阳:指自然界的阳光。
乾:使干燥。
万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昨夜:昨晚。
雨霶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北风:冬季从北方吹来的风。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寒到骨:寒冷深入骨髓。

翻译

浮云散乱已久未聚拢,太阳独自照耀干万物。
是谁让昨夜下起了倾盆大雨,北风吹来,冷得彻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创作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丙戌年五日时,于京城写下了这两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世变化的感慨。

“浮云离披久不合”一句,以飘渺的浮云比喻事物之间难以契合的状态。云是自然界中易聚散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隔阂和孤立。

“太阳独行乾万物”则描绘了天气干燥,太阳高悬,万物无所依附的景象。太阳原本象征着光明与温暖,但在这里,它却独立于世界之外,显得冰冷而孤独。

“谁令昨夜雨霶沱”一句,通过对昨夜大雨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突变的不解和无奈。雨霶沱形容的是雨下得非常大,显示出自然界的强烈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动荡。

“北风萧萧寒到骨”则是对严寒北风影响下的感受。萧萧之声传达了寒风的凛冽,而“寒到骨”则形容了一种彻骨的寒冷和无处不在的阴冷感觉。

整体来看,王安石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变化无常以及人世间隔阂感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