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
出处:《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
唐 · 元稹
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
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不得知。
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不得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弄玉:古代传说中的仙女,这里可能指代一位女子。潜过:悄悄地经过。
玉树:形容华美如玉的树木,也可能指代贵重之物或人。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常象征传递信息的使者。
的应:大概,应该。
未有:没有。
诸人:众人,大家。
觉:察觉,发现。
严郎:诗中提到的人物,可能是女子的心上人。
不得知:无法知道。
翻译
弄玉悄悄经过玉树旁,不让青鸟从花枝飞出。应该还没有人察觉到这件事,只是严郎无法得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细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珍视。
首句“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运用了富丽的想象,将玉蕊花比作玉树,以此来形容其清纯脱俗。同时,通过“不教青鸟出花枝”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希望保持这份美好不为外界所知,不愿让它被打扰。
接着,“弄玉潜过玉树时”的“弄玉”可能是指月神或仙女,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能够欣赏到玉蕊花之美的人。他们悄无声息地经过,仿佛在保护这份纯净。而“不教青鸟出花枝”则是说这些能够欣赏美好的人并不希望让外界知晓,即使是那青鸟也不例外。青鸟在古代常被用作传信的角色,这里可能暗指任何可能揭露秘密的存在。
末句“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不得知。”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对这份美好的珍视。诗人认为除了自己与严郎之外,其他人并不知晓玉蕊花下游仙的存在,这份美好是如此的隐秘和独享。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