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出处:《送许拾遗还京》
唐 · 刘长卿
万里辞三殿,金陵到旧居。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故里惊朝服,高堂捧诏书。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故里惊朝服,高堂捧诏书。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辞:离开。
三殿:指皇宫中的三大殿。
金陵:古称,今南京。
旧居:过去的住所。
文星:象征文才之星。
西掖:古代朝廷西部的禁中,代指朝廷。
卿月:比喻人的才华或地位,如月亮般明亮。
南徐:古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故里:故乡。
朝服:官员的正式服装。
高堂:尊贵的长辈居住的地方。
诏书:皇帝的命令文书。
暂容:暂时允许。
乘驷马:乘坐四匹马拉的马车,象征显贵。
谁许:谁能允许。
恋鲈鱼:典故,指思乡之情,因《晋书·张翰传》中有‘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一盘脍’之语,后以‘鲈鱼’代指故乡。
翻译
我离开京城万里迢迢,回到久违的金陵故居。文曲星从西边的官署升起,如你般才华横溢在南徐之地。
家乡的人们惊讶于我身着朝服归来,高堂之上捧着圣旨等待。
暂时允许我乘坐华丽的马车,但又有谁能阻止我对故乡鲈鱼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许拾遗还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许拾遗即将返回京城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万里辞三殿,金陵到旧居。" 这两句开头便设定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时间上的流转感。"万里"指的是远离京城的长途跋涉,而"辞三殿"则隐含着对权力中心的告别。"金陵"是古代对南京地区的称呼,"旧居"则暗示许拾遗即将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进一步强化了空间和时间的主题。"文星"通常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文昌星,代表着文化和学问,而"西掖"则是古代对住宅的一种称呼。"卿月"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而"南徐"则是古代地名,用以定位许拾遗返回之地。
"故里惊朝服,高堂捧诏书。" 这两句诗描绘了许拾遗回到家乡的情景。"故里"指的是许拾遗的家乡,而"惊朝服"则表明他的归来引起了一定的轰动。"高堂"指的是高大的厅堂,而"捧诏书"则是古代官员受命时的一种仪式,显示了许拾遗可能接受了某种官方的任命或命令。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祝愿。"驷马"是一种行进迅速的马匹,而"鲈鱼"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水生生物,这里的"谁许恋鲈鱼"可能是在比喻许拾遗难以割舍家乡的生活。
总体来看,刘长卿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朋友未来命运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