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问名泉,高兴犹未阑
秋风吹松涛,入我衫袖寒。
白云无朝暮,好鸟声关关。
良朋期不来,独游心无欢。
驾言问名泉,高兴犹未阑。
山僧导我入,桂树聊跻攀。
我眼日已饱,我身殊未閒。
平生抱丘壑,三十驱尘凡。
尚恐豺虎剧,不敢缘其端。
愿从华阳君,五岳时往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游天平侯思道不至》。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启程前往天平山的旅程,沿途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细腻而生动。
首句“晓起发吴门,遥望天平山”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清晨自吴门出发,远眺天平山,预示着一场充满期待的旅行即将展开。接着,“秋风吹松涛,入我衫袖寒”描绘了秋风拂过松林,松涛阵阵,寒意透过衣袖,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寂。
“白云无朝暮,好鸟声关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静谧与和谐,白云飘渺,不分昼夜,好鸟鸣叫,声音悦耳动听。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良朋期不来,独游心无欢”表达了诗人独自出游时的寂寞与失落感,虽然美景在前,但缺少知音相伴,使得旅途中的欢愉大打折扣。这种情感的转折,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驾言问名泉,高兴犹未阑”转而描述诗人探访名泉的兴致,尽管旅途中有孤独,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仍然让他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这体现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精神满足的一面。
“山僧导我入,桂树聊跻攀”写出了在山僧的引导下,诗人深入山林,攀爬桂树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我眼日已饱,我身殊未閒”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满足与对身心的自我反思。尽管眼睛饱览了美景,但心灵依然渴望更多的体验与成长。
最后,“平生抱丘壑,三十驱尘凡”回顾了诗人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即怀抱山水,远离世俗的纷扰。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尚恐豺虎剧,不敢缘其端”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担忧与谨慎,担心社会的险恶影响自己的理想追求。这反映了诗人既向往自然,又关注社会现实的复杂心态。
“愿从华阳君,五岳时往还”以华阳君为引,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界的神灵或隐士一同游历五岳的愿望,追求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