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自爱龙鳞老,衰凤谁惭雉子斑
出处:《答黄扶孟》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新安耆旧在人间,不住黄山住白山。
司马已能千赋熟,大春那得五经閒。
乔松自爱龙鳞老,衰凤谁惭雉子斑。
念我白头依膝下,赋诗频寄卧云关。
司马已能千赋熟,大春那得五经閒。
乔松自爱龙鳞老,衰凤谁惭雉子斑。
念我白头依膝下,赋诗频寄卧云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答黄扶孟》其一,通过诗中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联“新安耆旧在人间,不住黄山住白山。”以新安的老人与黄山、白山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黄扶孟的相聚与别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颔联“司马已能千赋熟,大春那得五经閒。”借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表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已经颇有成就,而对友人黄扶孟则表达了对其能有更多闲暇时间享受生活、研究经典学问的羡慕之情。
颈联“乔松自爱龙鳞老,衰凤谁惭雉子斑。”通过乔松和衰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乔松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坚韧,衰凤则可能寓指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衰败,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羞愧或悲哀,反而从中看到了自然的循环与美好。
尾联“念我白头依膝下,赋诗频寄卧云关。”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年岁已高,仍希望友人能常来家中相聚,同时又通过“赋诗频寄卧云关”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