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出处:《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
宋 · 苏洵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
注释
栽松:种植松树。成径:形成小径。
隔径:小径两侧。
开堂:开辟厅堂。
似两家:像两个家。
厌事:厌倦世俗之事。
终日饮:整天饮酒。
渴春:期待春天。
客来:客人到来。
庭树:庭院树木。
鸣寒鹊:寒鹊鸣叫。
忆冷蛇:回忆寒冷的往事。
不胜:承受不住。
杯酒:一杯酒。
醉归:喝醉后归来。
欲乘车:需要乘车。
翻译
种植的松树形成了一条百多尺长的小径,小径两侧又开辟出一个厅堂,仿佛是两个独立的家。厌倦了俗事,我们整天邀请朋友饮酒,春天来临,先欣赏花开,然后畅饮。
客人来访时,庭院中的寒鹊鸣叫,酒液入口,让人想起寒冷时节的往事。
我因年老体衰,经不起过多的酒,喝醉后摇摇晃晃,几乎要乘车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场景。开篇“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营造的一个小小庭院,以栽植的松树为界,分割出一条小径和一个厅堂,这种布局给人以隐秘与宁静的感觉。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朋友们一起邀约终日欢饮,以此来逃避世间的喧嚣。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期待,希望能够在春天到来之前先行领略那份美好,然后再欣赏开花的景致。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则写出了朋友到来时庭院里松树上的寒鹊鸣叫的声音,以及饮酒后酒精渗透肌肤,使人联想起那酷似蛇行的凉意。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最后写出了诗人因为年老体弱,再加上疾病缠身,已无法承受饮酒的负担。即便如此,当醉酒归来时,也只好倾倒休息,甚至连站立都感到困难,只能想象着要乘车而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