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期宜序于乡饮,诗兴尤浓似宦情
出处:《次韵吴帅卿宴高年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古尊德齿贱功名,叔季徒知外物荣。
直把舆台烦绛老,绝无几杖赐樊英。
旄期宜序于乡饮,诗兴尤浓似宦情。
闻说淹中方起蕝,诏书行致鲁诸生。
直把舆台烦绛老,绝无几杖赐樊英。
旄期宜序于乡饮,诗兴尤浓似宦情。
闻说淹中方起蕝,诏书行致鲁诸生。
注释
古尊:古代尊重。德齿:德行与年岁。
贱功名:轻视功名。
叔季:指晚辈或后人。
外物荣:世俗的荣誉。
舆台:地位低下的人。
绛老:指地位较高的人,可能指绛侯这样的官员。
几杖:象征地位和尊荣的礼物。
樊英:历史上的人物,有名望的学者。
旄期:乡饮酒礼中的位序。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热情。
淹中:古代地名,学问渊博之地。
起蕝:起用,提拔。
鲁诸生:鲁地的儒生,泛指读书人。
翻译
看重德行而非功名,晚辈只知道追求世俗荣耀。直接让地位卑微的人忙碌,却未给予樊英那样的高位赏赐。
应当在乡饮酒礼中体现尊卑次序,作诗的热情比做官还要浓厚。
听说你在地方上治理有方,朝廷正要征召你,以诏书召唤鲁地的儒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吴帅卿宴高年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功名利禄持有超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聚会的喜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古尊德齿贱功名”一句,表明作者认为古人崇尚道德而轻视功名,这是一种高洁的人格追求。“叔季徒知外物荣”则是说叔季这类人只知道追求外在的荣耀和物质享受,但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直把舆台烦绛老,绝无几杖赐樊英”两句,描述的是作者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为了功名和地位而奔波劳累,更不希望得到那些虚假的奖赏。舆台指的是官职的象征,绛老可能是指年迈,几杖则是古代贤者的象征,樊英是一种被赋予荣誉的物品。
“旄期宜序于乡饮,诗兴尤浓似宦情”表达了作者希望在乡间的聚会中顺序地举杯畅饮,同时诗意盎然,就像宴席中的美好情谊一样。旄期可能指的是酒席上的次序安排。
最后两句,“闻说淹中方起蕝,诏书行致鲁诸生”则是说听闻有人在淹水之中种植了莼菜(一种水生植物),这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生活和田园诗意的向往,同时“诏书行致鲁诸生”可能是在提到朝廷的命令传达给鲁地的士人,这里可能隐含着对知识分子应对国家号召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内外,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