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庭不待新鸣玉,里舍聊挥旧赐金
宋 · 王晓
握兰肯受二毛侵,高节须知映古今。
烟阁云台辞帝阙,风裘雪帽返家林。
殿庭不待新鸣玉,里舍聊挥旧赐金。
猿鹤不须惊与怨,道人轩冕本无心。
烟阁云台辞帝阙,风裘雪帽返家林。
殿庭不待新鸣玉,里舍聊挥旧赐金。
猿鹤不须惊与怨,道人轩冕本无心。
注释
握兰肯受:握兰:比喻坚守节操。肯受:愿意接受。二毛侵:二毛:指年老的头发斑白。侵:侵袭,这里指岁月侵蚀。
烟阁云台:烟阁:形容宫殿。云台:古代宫殿名。
风裘雪帽:风裘:抵御风寒的皮衣。雪帽:保暖的帽子,代指归隐生活。
新鸣玉:新鸣玉:新近的朝廷任命或荣誉,如玉佩的鸣声象征权力。
旧赐金:旧赐金:指过去的赏赐或财富,这里表示不再追求世俗的财富。
猿鹤不须惊与怨:猿鹤:比喻超脱尘世的隐士。惊与怨:惊扰和抱怨。
道人轩冕本无心:道人:指道士或隐士。轩冕:古代官吏的车服,这里指权位。无心:无意追求。
翻译
他愿意接受岁月的侵蚀,坚守高尚节操,光照古今。离开华丽的宫殿,告别云台,回归山林的家园。
不再期待朝廷的荣耀,只在乡间挥洒旧日的恩赐金银。
无需为我离去而惊扰或抱怨,身为隐士,我本无意追求权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晓的作品,题为《送鹿伯可致仕归天台兼简致政龙学给事吴明可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握兰肯受二毛侵,高节须知映古今。"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状态,"握兰"指的是手持兰花,这里比喻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肯受二毛侵"则是说即使是微小如二毫(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的尘世之物,也能坦然接受。"高节须知映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上的永恒性。
"烟阁云台辞帝阙,风裘雪帽返家林。"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归隐田园的意境。"烟阁云台"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而"辞帝阙"则是指离开尘世的朝廷;"风裘雪帽返家林"展现了诗人归乡后的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
"殿庭不待新鸣玉,里舍聊挥旧赐金。"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情感,"殿庭"指的是宫廷,而"不待新鸣玉"则是说并不期待新的荣华;"里舍"是家宅,"聊挥旧赐金"则是随手挥霍先前获得的恩赐之物。
"猿鹤不须惊与怨,道人轩冕本无心。"
这两句诗传递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猿鹤"即猿和鹤,这里比喻着世间的争斗,而"不须惊与怨"则是说这些都不是诗人所关注的;"道人轩冕本无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