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
出处:《题唐德明建一斋》
宋 · 杨万里
城南前江后山趾,竹斋正对寒江启。
不嫌渔火乱书灯,只苦橹声惊睡美。
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
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
不嫌渔火乱书灯,只苦橹声惊睡美。
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
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南:地理位置。江:江河。
山趾:山脚。
竹斋:竹制书房。
寒江:寒冷的江面。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书灯:读书的灯火。
橹声:划船的声音。
睡美:美好的睡眠。
刺头:形容刻苦钻研。
故纸:古籍。
无多子:很少有人。
散漫:海量。
汗牛书:大量书籍足以使牛出汗。
江枫:江边的枫树。
弄江水:戏耍江水。
翻译
城南处在江边山脚下,竹制小屋正对着寒冷的江面。我不介意渔火与书灯相杂,只遗憾船桨声打扰了宁静的睡眠。
我一生都在研读古籍,晚年才明白这门学问鲜有人问津。
任凭他们海量阅读,我则悠闲地倚靠江枫,戏耍江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城南前江后山趾,竹斋正对寒江启”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居所,位于城南江边,背靠山趾,有竹围成的书房直接面向寒冷的江水。这是一种隐逸之境,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选择,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着“不嫌渔火乱书灯,只苦橹声惊睡美”两句,表明诗人并不介意渔火与书灯交织的光线,只是担心橹船的声音会打扰到他的美好睡眠。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安宁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
“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学问渊博,他一生都在钻研古籍,只是到了晚年才意识到这种学术之路并不容易有所成就。这里的“无多子”,暗示知识的传承不易,或者个人对后世的贡献有限。
最后,“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两句,诗人似乎放下了对学术成就的执着,转而享受起江边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从渠散漫”,可能是指随意地从容地行走于江边,而“汗牛书”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阅读书籍如同牵牛般勤奋不懈。最后一句“笑倚江枫弄江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在自然中找到快乐,享受着与大自然亲近的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位学者、隐逸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