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言下吏翻嫌俗,百里郎官高列宿全文

莫言下吏翻嫌俗,百里郎官高列宿

明 · 邓云霄
从来懒慢喜逍遥,林下闻风欲弃瓢。
东海肯将龙性扰,北山谁把鹤书招?朅来京陌红尘里,奏对明光谒天子。
骥尾犹随十九人,鹏溟休说三千里。
一行作吏傍凫飞,此日驱车出帝畿。
风木哀吟愁捧檄,尘埃世态易沾衣。
平生疑是劳薪骨,簿领从今终矻矻。
折腰断不受人怜,强项雄心未全歇。
丈夫有甑学莱芜,独鹤随行兴不孤。
物力东南今正竭,谁能鞭扑更催租。
莫言下吏翻嫌俗,百里郎官高列宿
一曲琴清化茧丝,九还丹就骑鸿鹄。
梦中彩笔去曾携,一片闲心物外栖。
吴门烟月宜仙令,处处湖山待品题。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以“从来懒慢喜逍遥”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性格特点——厌倦官场的拘束,向往自然与自由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通过“东海肯将龙性扰,北山谁把鹤书招?”两句,进一步强调自己不愿被官场的规则束缚,不希望受到权力的诱惑,而是倾向于保持独立和自由。

在“朅来京陌红尘里”至“此日驱车出帝畿”这一段,诗人描述了自己从繁华的京城官场退隐,回归自然的过程。他虽然曾经在官场中有所作为,但最终选择了离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复杂性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诗人用“骥尾犹随十九人”暗示自己虽已离去,但内心仍怀有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而“鹏溟休说三千里”则可能是在比喻自己虽然远离了官场,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并未消减。

接下来,“一行作吏傍凫飞,此日驱车出帝畿”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后的轻松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人对“风木哀吟愁捧檄,尘埃世态易沾衣”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官场中复杂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的无奈与痛苦。

“平生疑是劳薪骨,簿领从今终矻矻”表明诗人对自己一生为官的反思,认为自己可能过于劳累,难以摆脱官场的束缚。“折腰断不受人怜,强项雄心未全歇”则表达了诗人坚持自我、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决心,即使在官场上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坚强意志。

最后,“丈夫有甑学莱芜,独鹤随行兴不孤”两句,以“甑学莱芜”(指古代隐士莱芜先生)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物力东南今正竭,谁能鞭扑更催租”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官府苛政的批判。

“莫言下吏翻嫌俗,百里郎官高列宿”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下级官员处境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一曲琴清化茧丝,九还丹就骑鸿鹄”则可能是诗人对艺术和修行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生活的憧憬。

“梦中彩笔去曾携,一片闲心物外栖”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和心灵自由的渴望。“吴门烟月宜仙令,处处湖山待品题”最后两句,以对江南美景的赞美,预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自由、艺术、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