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出处:《晨兴自篱西望东园新开花》
宋 · 张耒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园:自家的园林。经旬:十天。
可嗟:令人感叹。
寝门:卧室。
晓日:早晨的阳光。
篱外:篱笆外面。
安禅:静心打坐。
荒三径:小径荒芜。
饱五车:广泛阅读,知识丰富。
儿女相怜:子女之间互相怜悯。
牢落:孤独。
浅盏:浅酌。
流霞:美酒。
翻译
东园本来就是我家的,即使十天不去也让人感叹。早晨走出卧室迎接晨曦,又从篱笆外欣赏新开的花朵。
打坐修行何必在意小径是否荒芜,阅读历史终究需要海量的知识。
儿女们相互怜悯,感到非常孤独,为老翁斟上一杯美酒以解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清晨从家中步出,欣赏自己园中的新花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园林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不离不弃的情怀。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 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东园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即使时间不长也值得叹息。这里的“东园”象征着个人的一片私域,也代表了诗人的精神寄托。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描述诗人早起走出卧室,迎接初升的太阳,然后又回到围栏之外,去欣赏那些刚刚开放的花朵。这里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和向往。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修身养性、读书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和追求,不问世事纷扰,只愿沉浸在自己所热爱的精神世界中。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的温馨关系,通过“儿女相怜”表现出家庭成员间的深情,而“为翁浅盏酌流霞”则透露出诗人在品酒时的悠然自得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