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全文

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

宋 · 陆游
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
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
谁令污泉石,只合加冠巾。
黄冠更可憎,状与屠沽邻。
齁齁酒肉气,吾辈何由亲。
少须一鬨散,境寂鸥自驯。
举手邀素月,移舟采青蘋。
钟从南山来,殷殷浮烟津。
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
畏冷不竟夕,恨此老病身。
明发复扰扰,吾诗其绝麟。

拼音版原文

jiēshàngdōujiànchūn

chūànményǎnchuīhóngchén

西shāngjiǎshānsēngduōshìrénshuílìngquánshízhījiāguānjīn

huángguāngèngzēngzhuànglínhōuhōujiǔròubèiyóuqīn
shǎohǒngsànjìngōuxùn

shǒuyāoyuèzhōucǎiqīngpíng

zhōngcóngnánshānláiyīnyīnyānjīn

yǐnzhě
chángshōudiàomín

wèilěngjìnghènlǎobìngshēn

míngrǎorǎoshījuélín

注释

嗟我:感叹我。
客上都:远游到京都。
忽已:忽然。
见暮春:到了春天末尾。
闇门:幽暗的城门。
红尘:飞扬的尘土。
西湖:杭州西湖。
商贾区:商业区。
市人:市井之人。
污泉石:使泉水和石头变脏。
加冠巾:戴上官帽。
黄冠:僧帽。
屠沽邻:像屠夫和酒贩。
酒肉气:酒肉气息。
何由亲:怎能亲近。
鬨散:畅饮。
鸥自驯:鸥鸟相伴。
素月:皎洁的月亮。
青蘋:青萍。
南山:南山。
殷殷:声音洪亮。
浮烟津:水面烟雾。
鹤发隐者:白发隐士。
钓缗:钓鱼线。
畏冷:怕冷。
绝麟:稀有麒麟,喻指不再有佳作。

翻译

感叹我这远游之人,忽然已到了暮春时节。
骑着马穿过幽暗的城门,眯眼看着飞扬的红尘。
西湖边是繁华的商业区,僧人们也像市井之人一样忙碌。
是谁让清澈的泉水和石头变得污浊,只适合戴上官帽呢。
那黄色的僧帽更令人厌恶,仿佛与屠夫和酒贩为邻。
浓厚的酒肉气息扑鼻,我们怎能接近这样的环境。
暂且让一场畅饮驱散忧愁,四周宁静,只有鸥鸟相伴。
我举起手邀请皎洁的月亮,划船去采摘青萍。
钟声从南山传来,回荡在水面上,烟雾缭绕。
是那位白发隐士吗?他的歌声结束,收起钓鱼线。
因寒冷而无法整夜停留,遗憾的是我这衰弱多病之躯。
明天又将忙乱,我的诗恐怕就像稀有麒麟,难以再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夜泛西湖示桑甥世昌》,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西湖泛舟的场景。首句“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客来到京都,不觉间已至晚春时节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写出了诗人骑马出行,被尘土迷眼的情景,暗示了都市生活的喧嚣。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揭示了西湖区域的繁华,既有商业气息,又有寺庙的宁静,两者形成对比。“谁令污泉石,只合加冠巾”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受到污染的忧虑,认为这里更适合修行者的清净生活。

“黄冠更可憎,状与屠沽邻”进一步批评世俗之气,指出披着道家外衣的某些人其实与商人相近,充满酒肉气息。“鼾鼾酒肉气,吾辈何由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氛围的疏离和厌倦,希望尽快摆脱。

“少须一鬨散,境寂鸥自驯”表达了诗人期待的宁静,希望通过聚会散去,让湖上的鸥鸟自由飞翔。“举手邀素月,移舟采青蘋”描绘了诗人月下泛舟,采摘水草的闲适画面。

“钟从南山来,殷殷浮烟津”以钟声衬托出山中禅意,暗示远处南山的隐士生活。“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想象一位白发隐士悠然垂钓的生活,令人向往。

“畏冷不竟夕,恨此老病身”流露出诗人因年老体弱而无法尽情享受这宁静的夜晚。“明发复扰扰,吾诗其绝麟”预示着明天又要面对俗世的纷扰,感叹自己的诗歌可能再也无法达到先前的高雅境界。

整首诗通过西湖夜游,展现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批判,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老病之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