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戴月踏冰河,风起边隅冷更多
出处:《通州道中大风》
清 · 张鹏翮
鸡鸣戴月踏冰河,风起边隅冷更多。
谁似山中高士卧?每从枕上听樵歌。
谁似山中高士卧?每从枕上听樵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通州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风天气下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
首句“鸡鸣戴月踏冰河”,以清晨鸡鸣、月色未尽、冰河初现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阔的氛围。鸡鸣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月色则暗示着夜晚的余晖尚未完全消散,而冰河则是北方冬季特有的景观,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寒冷而充满生机的早晨画面。
次句“风起边隅冷更多”,紧承前句,将视线转向风起之处,强调了大风带来的寒冷加剧。边隅,指的是边缘地带,此处用来形容风势之猛,影响范围之广。大风不仅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动态的自然景象。
后两句“谁似山中高士卧?每从枕上听樵歌。”转而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山中高士,通常指那些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宁静、超脱的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同时,“每从枕上听樵歌”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喜爱,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时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它不仅是一幅北方冬日大风图,更是一首蕴含哲思的佳作,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