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出处:《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
唐 · 李洞
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
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
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
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
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
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
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
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
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
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
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
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
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青苔覆盖马蹄,仿佛从未离开过城市。不曾住宿僧院,常沿皇家水道而行。
山峦隐没巴蜀之地,租田紧邻渭水平原。
肩扛行囊探访寺庙,袖中轴书遍赠公卿。
梦中游历涛涛江郡,书信如雪堆积军营。
泪水随边雁落下,魂魄被夜蝉惊动。
满怀愤慨巡江塔,一夜无眠听更声。
我是玄都病客,兴善寺多次聆听莺鸣。
筛选贡品如沙中寻宝,报答恩情轻如戴岳之微。
心中期盼公子挂念,雕梁上洒落杯中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任职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苔染马蹄青”、“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展现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不适应,同时也透露出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可能是在述说其忙碌而又不得志的官宦生活。
在梦境中,诗人梦到了“连涛郡”,接收来自远方的书信,如同积雪一样厚重,这些都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泪水随着边塞上的雁飞而堕落,魂魄则随夜间蝉鸣声飘忽不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失眠,以及对工作繁重的无奈。而“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则透露了诗人身体不适,与外界交流时的礼节性行为,如“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都是在履行公务而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感受。
最后,“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寂寞中借酒来慰藉自己的情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深沉的乡愁之情。